cunews-china-s-post-covid-recovery-dilemma-more-debt-or-less-growth

中國後疫情時代的復甦困境:債務增加還是成長放緩?

令人失望的新冠疫情後復甦引發質疑

中國在新冠疫情後的復甦未能達到預期,令人對其長達數十年的驚人增長的可持續性產生懷疑。當北京展望 2024 年及以後時,它必須面臨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決定:增加債務負擔或接受較慢的增長。

最初的希望是,嚴格的新冠疫情限制的放鬆將促使消費者支出、外國投資、製造業活動和房地產市場迅速復甦。然而事實證明,現實卻大不相同。中國消費者現在正在省錢,外國公司正在撤資,製造商正面臨西方市場需求的疲軟,地方政府預算和房地產開發商都面臨重大挑戰。

這些破滅的希望似乎證實了那些一直質疑中國成長模式的人的懷疑態度。一些經濟學家甚至將這種情況與 20 世紀 90 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數十年的停滯進行了比較。批評者認為,十多年前,北京有機會將經濟從依賴建築主導型發展轉變為消費驅動發展,但未能成功。相反,中國的債務成長速度超過了經濟成長速度,給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公司造成了難以應對的負擔。

今年,政策制定者承諾刺激國內消費並減少經濟對房地產行業的依賴。無論中國做出何種選擇,它都必須面對人口老化和人口萎縮帶來的挑戰,以及隨著西方國家對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交往變得更加謹慎而日益困難的地緣政治環境。

對2024年中國經濟的影響

中國當前的問題不容拖延,因為它正在努力應對不久的將來的關鍵選擇。儘管政策制定者迫切希望重組經濟,但中國改革面臨的歷史挑戰也不容忽視。由於對社會穩定和成本的擔憂,提高數億農民工福利的努力已經面臨障礙。如果他們能夠平等地獲得公共服務,他們的家庭消費估計可以貢獻國內生產總值的1.7%。解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和債務問題也遇到類似的障礙。

誰將承擔不良投資後果的問題仍然存在。是銀行、國營企業、中央政府、企業還是家庭?經濟學家認為,任何一種選擇都可能導致未來成長放緩。然而,目前,中國似乎對於做出犧牲成長以支持改革的選擇猶豫不決。

政府顧問主張明年的成長目標約為 5%。雖然這與中國 2023 年的目標一致,但與 2022 年封鎖造成的經濟衰退相比,它不會產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同比增長。這樣的目標可能會推動中國進一步舉債,這種財政政策促使穆迪本月將中國的信用評級前景下調至負面,導致中國股市暴跌至五年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的支出方向將揭示北京是否真正改變其做法,還是加倍努力推行許多人擔心已達到極限的增長模式。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